李碧華的小說《胭脂扣》初版於一九八四年,改拍為電影後對香港本地的懷舊風潮具有深刻的影響,李焯雄更稱《胭脂扣》「儼然開啟一大新文類(塘西文類)」八十年代後期的電影《胭脂扣》(1987)表露的懷舊感,除了受到八十年代前期的世界潮流影響,加上香港歷史環境的特殊因素,對九七回歸的不安感,於是,懷舊從「西式復古風」轉變為「中國式」,甚至進而「香港在地化」的懷舊,「雙妹嚜花露水」、三十年代的「塘西風情」皆是屬於老香港的代表。
除了《胭脂扣》,李碧華的多篇小說中皆充滿著懷舊情感,如以電車、雙妹嚜花露水等題材表達對老香港的眷戀,這些議題的背後,反映了生活步調快速的都市中,人心的荒涼與寂寞,於是人們產生對往昔美好事物的憶念。還有面對九七回歸的茫然,也讓港人遁入舊時的歷史記憶中找尋自我的定位。小說表露的懷舊情感進而帶出了今昔映照的香港生活,過去與現在不同的香港風貌呈現都市不同的生活步調、特色。小說中的懷舊情感究竟是怎麼樣?又反映了香港社會、文化上什麼樣的變化?這些都是本文討論的範圍。
開首部份,交代了如花和十二少在倚紅樓剛相識的場面。對白裡面俚語的運用,(例如「溫心老契」)讓我們知道場景正代表三十年代的老香港。十二少更為如花送上「如夢如幻月,若即若離花」的對聯,相信這在八十年代,甚至現在的香港都是非常少見。根據香港歷史,倚紅樓的地理位置確實有跡可尋,它是以前一間位於石塘咀的妓院。石塘咀有「塘西風月」的稱號,妓院有數百間。而在1904年,香港第13任港督彌敦,更下令在石塘咀大規模開發色情事業。雖然現在已經面目全非,但當時的石塘咀的確有着這樣的過去。而《胭脂扣》這電影故事,亦是在這個歷史場景下所誕生的。
三十年代流行的文化詞匯,例如「埋街食井水」、「老鴇」都一一在倚紅樓對白裡出現。正如剛才所說,石塘咀倚紅樓的舊址,現在仍然可以追尋。此外,當時的粵曲及廣東大戲,都在《胭脂扣》裡巧妙地被重新再用。有如如花唱的《客逃秋恨》、十二少唱的《胡不歸》等,都是香港八十年代文化歷史的見證。
電車在《胭脂扣》中,承載了兩代人共同的記憶。男主角袁永定和女鬼如花的邂逅就發生在電車上。來自三十年代的如花面對現代香港石塘咀,景物的變化已不復記憶,唯有電車是所有改變中唯一不變的交通工具,但是出生於一九五八年的袁永定面對電車卻有一份感嘆:
「電車沒有來。也許它快要被淘汰了,故敷衍地悵惘地苟活著。人們記得電車悠悠的好處嗎?人們有時間記得嗎?」(《胭脂扣》,頁 16)
如花回到陽世中,闖入袁永定的生活中,那是忙得連電車優點也忘記的現代香港。當如花講述香港往昔美好的纏綿愛情,她義無反顧的愛使得袁永定和女友凌楚娟感動之餘,決定全力協助如花尋找十二少。最後如花發現十二少並未一同殉情而苟活至今,於是決定回到陰間,臨別前袁永定帶她搭乘電車,如花答應了並且說:「我最熟悉的也只是電車」(《胭脂扣》,頁 162)。
電車見證了從過去到現代的香港:
「不知道我再來的時候,還有沒有電車?」她(如花)也無限依依。
「也許還有。到妳稍懂人性的時候,便沒有了。」(袁永定)
「那有什麼分別?結果即是沒有。」(《胭脂扣》,頁 162-16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