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蔚藍 中三 聖保羅書院
住所樓下是金魚街,因這一帶路上多賣金魚的店而得名。你可以在這裏找到最奇特的金魚。我每天路過,都會看到裝着不同的魚的膠袋,吊滿店門,金魚瞪大眼睛,似乎在找尋有緣人。
樓下有間金魚店,仿佛永遠都是那麼熱鬧的,由早到晚都熙熙攘攘。店員們全都忙得很,一邊叫賣,一邊幫人揀魚,間中還要收錢,整理店舖,照料魚兒,我總是很佩服他們,覺得千手觀音都不及他們自如。店子不是很大,比我家客廳還要小,卻長期擠着二三十個和魚有關的人。
當然,除了金魚,這條街上還賣各式各樣的魚,熱帶魚、海魚、昂貴稀有魚種等。你無須進店,在街上走一趟,便能大飽眼福,仿若置身水族館,你眼前有白的、黑的、紅的、黃的、藍的多色魚,體型有大的也有小的,有圓頭圓腦的,也有修長機靈的。有魚,當然少不了來看魚的人,有乳牙未脫只看不買的小孩,有在調戲魚兒的中學生,有來參觀的外國遊客。買魚的常客們隔着老遠就已和店中的伙計打了招呼,未至店中,店舖老闆便已起身相迎,問候幾句上星期買走的魚,便笑呵呵的介紹「新寶貝」。
熟客走後,店裏的伙計依然忙得手腳停不下,而老闆又像神仙那樣過起逍遙快活的日子。店外面無論吵架還是甚麼事故,他都充耳不聞。店鋪裏地下積下一灘灘水,一條條細長的水管不時打亂顧客的步子,他都視若無睹,只管看着自己手中的報紙、手機,吸着口中那支煙,騰雲駕霧。正當我以為他不食人間煙火時,一名伙計走了進來,詢問能否給客人打個折時,他一口拒絕。看來這位「神仙」是「利」字當先呢!
這魚腥味十足的金魚街港味也十足,它是舊時香港的見證。與港島的高樓大廈不同,它承載的是港人的生活記憶。現時,香港無數的特色街道都因為時代而變遷,「喜帖街」成了商店街,「鴨蛋街」夷為平地,記憶與傳統都因時間的過去被潮流取而代之。我心中不免為這熱鬧的「金魚街」擔憂,它能維持這兒賣魚的生意到何時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