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文言文看不懂如何學?兩大技巧教你攻破文言文難關!

每逢九月開學季,剛升讀中學的學生便抱怨中文更難了,特別是中學文言文,使學生們聞風喪膽。無論接觸過文言短文的學生,還是只停留在古詩學習的學生,都認為自己「死定了」!

巧用聯想法輕鬆「看懂」文言文

但是,剛升入初中的小朋友,往往看到文言文篇章中不懂的字詞就不知道該如何下手,沒有耐心看下去。其實,想看懂文言文很簡單。同學們只要先翻譯認識的字詞,再聯繫上下文的相關語句,就能夠推敲出陌生詞彙的意思。

就拿《楊修之死》中的「進不能勝,退恐人笑」做例子,單看這句話學生會覺得一頭霧水,不知道「進」、「退」究竟是什麼意思。這時要做的,就是先把認識的詞逐個翻譯出來,把「勝」、「恐」、「笑」這些比較簡單的字詞先翻譯為「勝利」、「害怕」、「恥笑」,再到前後文中搜尋關鍵字眼「進」。

同學們會發現前文正好提到了「欲要進兵」,根據這句話,就可以推斷出「進」是「進兵」的意思。那麼,此處出現的「退」,自然就是「退兵」了,同學再聯繫已經認識的字詞,就能翻譯出這句話的大意為進兵不能取得勝利,退兵害怕被人恥笑。

因此,學生即使遇到沒有把握的詞語,也能通過在前後文中尋找相關的提示語句,聯繫前因後果再推測出陌生字詞的大意。這樣來看文言文,就好理解多了!

巧用保留法應對複雜句子

學生有時會遇到一些複雜的句子,摻雜了古代的人名、官名、地名、謚號等專有名詞,如《賣油翁》中的「陳康肅公堯諮善射」。其實,這類句子更好處理,因為人名、謚號都無需翻譯。那麼,學生就可直接保留「康肅公」(謚號)、「陳堯諮」(人名),只需要翻譯「善射」是什麼意思就好了。

而「善射」就容易翻譯多了,「善」是常見的文言文字詞,在此處翻譯為「擅長」,「射」則根據後文的「發矢」(射弓箭)可得知是「射箭」,最後,再稍微調換一下語序讓句子更符合白話文的語序,整句話翻譯出來就是「康肅公陳堯諮擅長射箭」。

積累詞彙量、拓展閱讀是打好基礎的關鍵

當然,這些方法都建立在同學們已經積累了一定文言文詞匯量的基礎之上,而初中階段,正是同學們積累詞彙的關鍵時期。學生要從熟記課文中的字詞、句式入手,在溫書的時候,抓緊機會查漏補缺。

除了積累詞彙,同學們也要閱讀課外延伸的背景資料,才能攻克「推敲」作者用意的題型。比如,在學習《桃花源記》時,要解答文章的中心思想,就要明白作者的背景——東晉末年政局動蕩,民生凋敝,陶淵明不滿官場的腐敗黑暗,決心歸隱田園。所以,他的文章多是批判現實,寄託對理想生活的嚮往。而只有充分瞭解篇章背後的歷史背景,學生才能解答得又快又准!

當同學們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,深入瞭解了文言文篇章的作者背景和歷史典故,在考試時就可以調動自己心中的詞彙庫,運用老師教授的文言文小技巧,輕鬆看懂文言文,衝刺高分!

發表迴響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

error: